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玄关挂画的寓意的一些知识点,和做梦玄关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朝打坐暮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的全句王松龄论玄关与玄关效应打坐歌
张三丰著
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
秘秘绵绵调呼吸,一阴一阳鼎内煎。
性要悟,命要传,休将火候当等闲。
闭目观心守本命,清净无为是根源。
百日内,见应验,坎中一点往上翻。
黄婆其间为媒灼,婴儿姹女两团圆。
美不尽,对谁言,浑身上下气冲天。
这个消息谁知道,哑子做梦不能言。
急下手,采先天,灵药一点透三关。
丹田直上泥丸顶,降下重楼大中元。
水火既济真铅汞,若非戊己不成丹。
心要死,命要坚,神光照耀遍三千。
无影树下金鸡叫,半夜三更现红莲。
冬至一阳来复始,霹雳一声震动天。
龙又叫,虎又欢,仙乐齐鸣非等闲。
恍恍惚惚存有无,无穷造化在其间。
玄中妙,妙中玄,河车搬运过三关。
天地交泰万物生,日饮甘露似蜜甜。
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
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
假烧香,拜参禅,岂知大道在目前!
昏迷吃斋错过了,一失人身万劫难。
愚迷妄想西天路,瞎汉夜走入深山。
玄机妙,非等闲,漏泄天机罪如山。
四正理,着意参,打破玄关妙通玄。
子午卯酉不断夜,早拜明师结成丹。
有人识得真铅汞,便是长生不老仙。
行一日,一日坚,莫把修行眼下观。
三年九载功成就,炼成一粒紫金丹。
要问此歌何人作,清虚道人三丰仙。
1、何为玄关
“玄关”或称“玄关窍”、“玄牝门”。道家称之为“玄妙机关”。按道家炼养派传统观点,认为只有修玄关才是“正道”。一旦玄关得手,则丹基已立,向上修持,自可头头是道。元·陈虚白《规中指南》论内丹三要,首论玄关。道家南宗二祖石杏林曰:“一孔玄关窍,三关要路头。忽然轻运动,神水自然流。”元·尹清和诗曰:“—阳初动众阳来,玄窍开时窍窍开。收拾蟾光归月窟,从此有路到蓬莱。”认为玄关是“修仙成道”的必由之路。气功的高层次修炼(高级功),必走玄关才能登堂入室。因此,练气功者都希望能开玄关。
开玄关,佛家亦称“开悟”。为练功过程中达到的一种高级境界,即进入“天入合一”,精神境界同宇宙融成一体。在此境界中,生理和病理过程同时发生逆转,所患疾病立时痊愈。生理机能“返老还童”,并可激发出人体的潜在本能。
在气功古笈中,论玄关之作甚多,对玄关的解释各执一辞,各有妙用。许多门派亦皆以玄关(或玄牝)为修持之根本门径,但所指不同,试举例如下:
①以“空洞无涯”为玄关者,《性命圭旨》在论玄关时说:“……修丹之士:不明祖窍则真息不住,而神化无基;药物不全而大丹不结,盖此窍是总持之门,万法之都。若何可也,受师诀曰:空洞无涯是玄窍,知而不守是功夫,常将真我安止其中,如如不动,寂寂惺惺,内外两忘,浑然无事,则神恋气而凝,命恋性而住,不归一而一自归,不守中而中自守,中心之心既实,五行之心自虚,此老子抱一守中,虚心实腹之本旨也。”
②以意识之“中”即“守中”为玄关者,有以下诸说:“……玄关一窍名为玄牝。此窍非凡窍,中中复一中,万神从此出,真气与天通,真人潜探渊,浮游守规中”(或:此窍实居中,中中复一中,万神从此出,直上与天通)。“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允执厥中”。“四维不著,玄关可得”。“黄庭一室须要精,静在中间一点灵,切莫糊涂为隐秘,黄庭便是真玄关”。(按:对黄庭一辞亦有两说,一指身中部位;一指意识境界。此指意识之中)。
③“念头动处为玄牝”。“玄关一窍最难明,不得心传莫妄行,若识念从何处起,方知道在个中生,阴阳未判原无象,日月相交岂有情,君要更知端的意,中天日午正三更”。实际此说与前二说并无二致,盖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即念头动处是也。
以上3例皆属内丹家之说,偏重于性功,上说与佛家之“总持门”或“大总持门”、“大陀罗尼门”其义相通。“总持门”义为“总一切法,持无量义”。
④以气穴为玄关:“玄关者气穴也,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⑤以气动为玄关,有“气发则成窍,机息则渺茫”以及“药物生玄窍”之说(按:此有二说,一是有药物才能产生玄窍。二是药物生于玄窍之中,即先有玄窍后生药物,此二说都对,但所指不同,此取前说)。
⑥以筑基成为玄关,《黄庭经》云:“两肾水王对生门,出入日月呼吸存,是一身上下之正中,枢辖经纬,前向脐,后对肾,有如混沌,心肾合为一脉,其白如绵,其连如环,广一寸二分.包一身之精粹,元气系之于此、修真之士采铅投汞、一点落在此中,所谓立基一百日也,此基既成,方名玄牝”。
以上3例亦是内丹家之说,偏重于命功。
以上所举有关玄关的6种说法、前3种属心理境界,后3种属生理境界。《性命圭旨》对玄关—事曾反复阐述,主要是就心理境界(无部位)而论,但亦有“一条直路少人寻,导到山根始入门”之说(山根在鼻柱上端,两眼之间,属身体部位),似又以生理上的山根为玄关(玄窍或祖窍)。另同书“普照图”示三关之窍又说“上关者心源性海之窍,中关者黄中正位之窍,下关者关入气海之窍,是皆玄窍也。”这样,不但有部位而且是3处,对此究应如何理解?《玉清金笥宝录》谓:“先就有形之中(身体部位)寻无形之中,乃因命而见性也;就无形之中(心理境界)寻有形之中,乃因性而见命也,先性故难,先命则有下手处,譬之万里虽遥,有路可通,……彼以此性制命,我以命制性也”。意谓如不从存守身体部位入手,而直接置心于“空洞无涯”之境较难,因此,“空洞无涯”是玄关的心理境界。而山根可为修玄关之入手处所。至于普照图以三关为三玄窍,以及其他著作中,以练功过程中步步皆有“玄妙机关”而统指称玄关者,可谓为广义之玄关。另《道藏续编初集》载石庵子语:“山根一地亦名玄牝,于此存观,学到一念不生,自能豁然内辟,神由黄道直达中黄,自觉宽广高深无际,乃为内玄牝”。据此,又可以身体部位(如山根等处)为外玄
牝,而以心理境界(豁然内辟,宽广无际;空洞无涯)为内玄牝,或说可由外玄牝入手,以求内玄牝。石说亦可为因命见性立—种解释。再,《张三丰全集·道言浅近说》则谓:“大道从中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
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即似守非守),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戒慎幽独,自然性空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个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这是从脐下入手之说。修内丹功法,从山根人手者谓之先性后命,即所谓“先修定于离官,后求铅于水府”,修至玄关呈象,丹田火发,再以性会命,性命会合;以脐下(或脐中,脐内)入手者谓之先命后性,以命制性(铅来制汞)。此两种法门皆为内丹家所常用。亦有从夹脊入手者谓之上下(性命)兼顾。(《性命圭旨》的练法是先山根后转夹脊)。
⑦除上述外,尚有以观想体外虚悬一光环为玄关者(其具体方法是:闭目观想在印堂前方约一尺远处,虚悬一直径寸许之黄色或白色光环,而默默观注其中),亦有于壁上画圈而行观注,亦谓修玄关者,此皆属修某种性功之方法。
⑧有以口鼻为玄牝者,谓鼻吸清气为阳、为玄;口呼浊气为阴、为牝,此为练吐纳服气者之说。此外,尚有以尾闾下、尾闾、长强、两肾(左肾为玄,右肾为牝),两肾中间虚悬一穴,脐下—寸三分、三寸六分,以及胎息……入玄关者,不可胜计,但所有诸说皆有其所以然之理。
2、开上、下玄关之体验:
玄关有境,它为什么叫作玄关?为什么叫作作玄牝之门?因它是个“关”、又是“门”,进关、入门要先认识、才能入关,进门。要“知而不守”,不要去想哪—个是关,哪一个是门,把思想放空,在‘空”中又不是昏沉,就可以体会到那个境界。当你没进去之前,由外边看是“渺渺冥冥,恍恍惚惚”,“玄之又玄”,玄指深的意思。玄之又玄,是深处又深,它是模糊的,基本上是暗的,其境界非常静。练功进入那个境界是什么样子呢?觉得一下子全忘了,“外忘其身,内忘其心”,把思想活动也忘掉了,但是又不糊涂,又不是做梦,心里明白,思维停止了活动,进入忘境了,也就是进入玄关了。但这仅是“入”,还不是“开”。上玄关开时,头脑中有一种轻微的爆炸感。性功玄关就是在大脑里边开的,意识里能感觉到“炸开”,大脑本身起了变化,它是有物质基础的,在爆炸的同时,有时在“开”以前突然头脑中“轰”的一下,立即失去知觉,随后出现轻微的爆炸感,能感觉到似有无数股电流由头上直奔前后身,笼罩整体一下窜到脚下,就在这一刹那间,只觉“攸”一下子,非常迅猛,同时有一种“空洞无涯”,身心内外一片光明,通身透彻的感觉,自觉本身没有了,呼吸停止了。这时同字宙融成一体,“天人合一”,时空观念也起了变化。很多人此时容易丢功,突然呼吸一停、一炸,因定力不够,自觉一惊,这一惊后念一动,便退出玄关境界。因此,进入玄关呼吸停止,不要害伯,进入玄关你不要管它,不能动
念,稍微念头一动,它就消失,“念动牛惊”,你一动念它就跑了。在玄关里边没有法,你用任何功法,一用就错,动念就错,继续保持忘的境界,它就开。
玄关开了以后如何用?用的办法是两个字——凝,静。要保持凝静,神要凝,心要稳定,要静,不要松散,它就起作用(“意识力”明显增强)。如果神不能凝,则玄关虽开也不起什么作用。经典上记载和老师传授说,开上玄关得明心见性,心要炼得一尘不染,心地明净了以后才能开。我的一位学生也练开了,他玄关开了后功力增长数倍,功能也大大提高。
关于开下玄关的情况;
旧说开下玄关(命功玄关),必须通过炼精化气,丹田气满了,一发动(“气发则成窍,机息则渺茫”),突然变化,下玄关开了。可我两次开下玄关,都是在身体衰弱到临近死亡边缘的时候,既没有精也没有气,在奄奄一息的情况下,一练玄关就开了。初步总结出一个道理,上下玄关开与不开,它根本的一点,在于你“能不能放开(松开),能不能放下”,关键就在这里。松开指你的肉身,放下指你的精神。
人的生命活动,与命门真火密切相关,命门火旺,生命活力旺盛,命门火一息,全身的生机整个全息了,修下玄关入手方法也即在此处,抓住这一点就行了。但也有从夹脊入手的,也有从脐内,脐下等入手的。入手虽在下,也要进入忘境,才能进入玄关境界,进入玄关后的要领与修性功玄关同。
下玄关一开,百窍皆开。百窍开有两种解释,练玄关以后,内玄关里产生气,通开督脉和任脉。任督一通十二正经全通,即现在说的大周天通;我讲的不是这样,而是在玄关开的当时,正如张紫阳讲的“阴跷一动,百脉皆动”,这个地方一开,全身20条经脉同时开,它有立竿见影之效,而不是沿经循行。命功玄关开后,其内心感受如古人讲的“似施似翕,似漏似泄,似施似翕而未至于施翕,似漏似泄而未至于漏泄”,就是那么个景象。质言之,就是一种泄精的感觉而没有精液泄出来。开了下玄关后在外在上看变样了,“满面春风,一团和气”,脸色内原来的青、黄变成红润,全身暖洋洋的,如初春太阳,自觉由心里往外美,完全是由生理的变化导致心理上的变化,情绪无需调整,自生和气、正如古人讲的“烦恼无由更上心”,烦不起来,恼不起来.就是高兴,出现一种“法喜禅悦,真安妙乐”的生理变化。生理的变化已如前述,所患疾病立时全消,不是慢慢地好转,而是突变,一下于痊愈,一切症状全部消失。自觉体力、精力当即恢复。下玄关开后应注意的事情与修性功玄关同。即要心定神凝,否则气随神散,虽开玄关而不得玄关用。我曾访问过一些不练气功的男性,有人也曾有道似梦遗而未遗的体验,但并末感到有什么作用,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出现此景时应定心凝神,坚持“忘”字诀的缘故。
开上、下玄关的关键,都是首先要入“忘”,但为什么入忘后或上开或下开呢?这是和开玄关前的功法有直接关系的。个人体会是:我在多次(不只两次)开下玄关前都是练的守下丹田(气穴)的功法;而在两次开上玄关时则正在参《坛经》的“三无”理法。
这种上开的景象,在道家叫开玄关,在佛家则属于一种开悟现象。我虽两次开关但其效应皆未能长期保持。对开关(上关)的感受我曾和几位气功同道谈了,意在探讨,也曾向某大法师请教,答:此属真实定境。但对为何得而复失,以反应如何护持,则未作明确答复。后来读智者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五有一段关于失定的论述,或与此有关,今录之如下,以备参考。
按:智者为天台宗之著名创始者,所著《释掸波罗蜜》卷五曰:失定有二种:一从外缘失。谓得定时不善用心,内外方便,中途违犯则退失禅定;复次,若行者当得定时,或向人说,或现定相,令他知觉,或卒有事缘相坏,如是等种种外事,于中不觉不识,障法既生,则便失定。若能将护。本得不失,障不得生,故名为得。二者约内论得失者,有6种法,能失禅定:⒈希望心;⒉疑心;⒊惊怖;⒋大喜;⒌重爱;⒍忧悔。未得禅有一,谓希望心。(未)入禅有四,谓疑、怖、喜、爱。出禅多有忧悔,此则能破定心令退失,皆通论此六,皆得在未入住出中,俱有此方法,能退失定。若能离此六法,即易得定,以不失故名得也。”
我或因向人说,致上开之景得而复失,为戒来者,在后面“《坛经》传法及开悟之谜”一文及病例1中,又做了进一步的描述,以免得此景者心存疑惑。
玄关挂画的寓意和做梦玄关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